新闻中心
生产经营

跨越2000个昼夜 铸就安全生产钢铁防线

作者:杨啸天 铁飞  时间:2025-07-22  【字体:

近日,中铁建电气化局运管公司成功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000天。这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国内10余个省市、40多个项目一线员工,用无数个日夜的精细维保、严谨操作和枕戈待旦取得的安全成就,他们以忠诚担当守护着国家重要交通设施与城市交通动脉的安全畅通。

上海地铁大修改造接触网换线作业(中铁建电气化局运管公司 供图

责任筑基,体系织密安全网

公司组建伊始,面对点多、线长、面广的管理难题,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践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包保安全责任区,并构建起“总部—项目部—班组”三级管控责任链条,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责任层层压实。“从作业分散的管控难题,到突发状况的瞬息万变,每一分安全的背后,都是数千维管人如履薄冰的谨慎与分秒必争的应对。”公司负责人的这番话,道出了安全管理的核心挑战与维管人的担当。为此,公司不仅细化顶层设计,更狠抓责任末端落实。在重庆江跳线维保项目,负责人马楠对此深有体会:“项目一启动,我们就将安全责任细化分解到每一个岗位、贯穿于每一次倒闸操作,覆盖了从项目承揽、上场策划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

精细管理,标准筑牢防护堤

“安全三簿不离手,标准流程记心头。”这已成为无锡地铁维管项目班组长张佳炜的口头禅。针对项目零散特点,公司创新实施区域化、集群化管理。在上海地铁接触网检修现场,作业人员严格执行标准化流程,从工前安全宣誓、防护用具检查到每一个螺丝的紧固力矩,一丝不苟。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项目部在遇到供电系统突发干扰时,能迅速定位并排除隐患,避免了列车大面积延误。天津地铁、重庆地铁十八号线等项目因现场安全管理、标识标牌、作业环境的全面标准化,荣获多个“安全标准工地”荣誉称号。

无锡地铁室内智能巡检中铁建电气化局运管公司 供图

科技赋能,智慧点亮安全灯

2000天的坚守,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大支撑。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引擎,公司聚焦前沿技术。在上海地铁11号线维保项目成功落地的供电智能运维生产平台(PIOMS),让维管进入“智慧时代”。该平台实现了设备数据的全面融合与智能分析,成功引入无人化巡检模式,显著提升了设备状态感知和预警能力,将应急响应时间降低至5分钟以内,接触网6C检测技术的应用,更是将以往耗时数天的检测缩短至数小时,效率提升29倍,设备缺陷判断的准确性提升了21%。AI作业助手、智能机器人在苏州、哈尔滨等地铁项目的风险预警、人员行为规范监控中发挥着“火眼金睛”的作用。

文化润心,信念锻造新铁军

“安全不是口号,是融入血液的本能。”西安地铁变电所值班员张剑飞在“安规我来讲”活动中分享道。公司深植“一观、四防、五控、五念”安全理念,推动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在天津地铁车辆段,新员工小赵通过“导师带徒”和“隐患随手拍”活动,快速成长为业务骨干。公司也持续加大投入,在上海、山东设立“变电所实训基地”“车辆段接触网练兵线”,开展差异化、实战化培训。山东大莱龙铁路接触网工区的老班长苏师傅感慨:“这些年的严格培训和考核,让团队面对强风天气下的紧急抢修,也能做到忙而不乱。”

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维保项目库房标准化建设中铁建电气化局运管公司 供图

跨越2000个日夜的坚守,保障了亿万乘客的安全出行。 这来之不易的成绩,是责任体系的层层压实,是精细管理的毫厘之功,是科技赋能的精准护航,更是安全文化浸润下全体维管人信念的凝聚。站在新的起点,铁建电化运管人将继续以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深化科技应用,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向着更高的安全生产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