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生产经营

精测严控 毫米级误差穿越“地质迷宫”

作者:管晓鹏 袁瑞宇  时间:2025-08-13  【字体:

近日,柳覃高速公路关键控制性工程白鹤隧道左洞顺利贯通,标志着这条穿越广西复杂地质区的隧道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中铁十四局青岛公司数字测绘中心测量团队依托独创的测量技术,为顺利穿越这一“地质迷宫”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白鹤隧道洞口(杨利明 摄)

白鹤隧道位于广西贵港市覃塘区山北乡北部险峻山区,属越岭分离式隧道。中铁十四局青岛公司数字测绘中心承担了包括从施工前控制测量-建立地面控制网到施工中校准中线、控标高再到竣工后全面测量形成竣工资料,为验收和运维提供依据的全流程测量任务。

隧道穿越区域地形起伏剧烈,最大相对高差达80.8米,最大埋深约80米。加之滑坡断层带内碎裂状岩体、蛛网密布的岩层裂隙,使施工面临“步步惊心”的挑战。“0.1毫米的偏差就可能引发塌方连锁反应,测量数据就是隧道施工的生命线。”测量队长杨利明的话道出了任务的艰巨。

洞内昏暗的作业环境和脆弱岩层,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面对挑战,测量团队创新构建“天地一体”测量体系,洞外依托北斗系统搭建24小时连续观测的GNSS控制网,确保基准坐标“零漂移”;洞内每100米布设精密导线点,通过徕卡全站仪实现毫米级动态监测。洞内外数据实时联动校准,为施工提供“分钟级”更新的精准导航。

复核隧道仰拱填充标高(杨利明 摄)

测量系统要真正落地,考验的是测量队员们的日夜坚守。从晨曦微露到深夜灯火,测量队员始终战斗在最前沿,掘进面硝烟未散,他们戴着密封面罩完成每循环2米的轴线放样;掌子面灯光下,密密麻麻的测量数据为控制超欠挖提供决策依据。他们用日复一日的精准操作,将“毫米级精度”刻进隧道延伸的每一寸轨迹。

艰辛付出换来丰硕成果。贯通误差实测结果显示,隧道横向偏差仅2.3毫米,高程偏差仅1.8毫米,几乎实现“零误差”贯通!为后续隧道衬砌、路面施工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持,也为下一步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数字测绘中心用精湛的测绘技术与严谨的专业素养,为这条连接桂中与北部湾经济区的交通大动脉早日建成通车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