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由中铁二十一局承建位于重庆永川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生态科技示范园三期工程瓦子铺小流域项目,历经近10个月建设正式完工,面向公众开放运营。市民步入这片焕然一新的生态空间,漫步于观景平台、步道和农耕体验区,在亲山近水中感受科技赋能下的水土保持成效。
该项目聚焦生态修复与科研实验两大核心功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00公顷。建设内容包含4239.61公顷保土耕作、2225.36公顷封育治理,并统筹推进梯田建设、河道整治等工程。
项目全貌(中铁二十一局 供图)
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深入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直面复杂挑战,精心打造出集“一带、两线、五区多点”于一体的全域生态格局,成功攻克三大关键技术难题。面对复杂陡峭地形及破碎岩层对梯田建设的制约,团队创新采用六棱块柔性防护系统进行生态护坡,通过模块化预制构件的咬合拼装形成整体防护层,既有效增强边坡抗滑移能力,又实现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的协同提升。为高效防控水土流失,项目首创“雨水花园+生态湿地”复合净化体系,大幅提升了泥沙拦截效率和水体净化能力。在智慧灌溉方面,通过融合“滴灌+暗管排水”技术与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实现了水资源的智能监测与精准调控,在节水降耗的同时助力农业增产。
植物群里修复(中铁二十一局 供图)
此外,项目团队勇于创新,首次提出并实施了“梯田+绿肥作物”模式,有效加速了土壤熟化进程。同时,匠心融入“七彩花海”等特色景观设计,将水土保持工程与乡村旅游产业有机融合,成功探索了生态价值转化的新路径。
项目建成后,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到实质性增强,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持续优化。不仅为长江上游地区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治理技术方案,更通过提升土地资源价值反哺了农业发展和乡村经济振兴。项目所打造的生态景观已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有效推动了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