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宿高铁江苏段新型抗震型箱梁“首架”完成(罗浩 摄)
7月2日,随着重达720吨的新型抗震型预制箱梁在潍宿高铁新沂河特大桥精准就位,潍宿高铁江苏段“首架”施工顺利完成,标志着线路江苏段主体工程正式进入架梁阶段,并为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潍宿高铁北起山东潍坊市,经山东临沂、江苏徐州,终到江苏宿迁,线路总长399.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江苏段线路73.645公里。中铁十二局承建江苏段一标,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境内,管段全长约33.4公里。项目施工包含跨河、跨路特大桥梁及断裂带路基、爆破区间路基等特殊结构17处,悬臂浇筑连续梁、跨铁路转体T构等特殊梁体17联。其中,新沂东站站场路基工程为控制性工程。
“项目以桥为主,包括新沂跨京沪特大桥、新沂北特大桥、新沂南特大桥等4座大桥,总长度超过27585米”,据中铁十二局新沂东制梁场项目经理陆卫平介绍,该梁场承担管段内777榀箱梁的制、养、存、架任务。自2024年5月动工以来,管理团队紧盯节点目标,依托多个高铁项目制架梁施工经验,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推进大临施工和设备进场,在4个月时间内完成整体验收,并率先组织首梁试生产。
此次架设的首榀预制箱梁为新型抗震型箱梁,梁体重达720吨,采用2台450吨提梁机提梁架设方式完成首架。“与国内高铁项目建设不同,潍宿高铁在新沂境内采用32米规格的抗震型箱梁,该梁型在梁端增设了硬质隔板,有效提升了箱梁的抗震性”,新沂东制梁场项目书记王富明介绍说,线路江苏段跨越郯庐地震带,地质活动较为频繁,为充分保障铁路运营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潍宿高铁所用箱梁首次采用了抗震设计。
与传统高铁箱梁不同的设计方案,也给箱梁预制施工带来了挑战。“抗震箱梁试验数据验证了设计的科学性,但量产环节仍然需要多方的联合攻关”,据悉,在可借鉴成熟经验较少的情况下,中铁十二局新沂东制梁场多次与设计单位沟通对接,通过组织技术专家研讨、召开现场办公会等方式,逐道工序、反复模拟、多次验证,制定出了妥善的实施方案,并于2024年10月,完成了首榀抗震型箱梁的浇筑和验收,为全线架梁和特殊梁型量产架设创造了技术参照。
在施工过程中,梁场技术团队依托BIM模型技术,建立了“智慧梁场”控制中心,达到了材料检测、混凝土生产、各工序的集中可视化、智能化要求。“箱梁智能自动养护”系统的创新开发,则能根据养护周期、存梁位置变动等情况,实施智能化、全方位的喷淋养护,提高了养护效率、保障了产品质量。
潍宿高铁是苏北地区重要的交通线路,建成后将极大方便苏北地区群众出行、打通物流瓶颈、加速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截至目前,新沂境内制梁任务已完成总任务量的12%。此次箱梁成功“首架”后,新沂东制梁场将采取更加高效便捷的“运梁车+架桥机”模式,力争早日进入“制梁-架设”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推动潍宿高铁江苏段建设迈入了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