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生产经营

“软硬兼施”助力徐淮阜高速公路完成“双转体”

作者:阳艳秋 钟节军  时间:2025-07-25  【字体:

近日,中铁二十四局徐淮阜高速公路上跨漯阜铁路特大桥转体桥工程项目建设者,通过智慧“软”件和地基“硬”化等多种手段,成功实现“双转体”,为徐淮阜高速阜阳段全线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施工现场(伍宏倬 摄)

徐淮阜高速公路上跨漯阜铁路特大桥转体桥工程是该线阜阳段首座实施的“双转体”工程。双向道路跨铁立交桥长160米,左右幅单重均达13500吨,主桥采用(2×80)米转体T型刚构。转体T构部分与既有线路平行设置,距离既有线路安全限界最小距离仅14米,且转体区域地下水较发育,地基承载力较差,易发生不均匀沉降。

面对跨度长、自重大、地基软等难题,项目建设团队运用“桩基础+钢管柱+贝雷梁”型式作为下部基础“硬”支撑,通过支架超载预压及沉降观测,确保支架稳定性,提升现浇施工承载力。同时,项目建设团队还对邻近铁路的12000余平方米施工区域进行硬化处理,创造良好起重吊装作业条件,并对边坡实施挂网喷混加固防护,防止雨水冲刷导致失稳。

为确保施工安全,项目团队依据专项方案实施顺时针5度的试转体,利用智慧软件采集牵引力、转速、摩擦力等关键数据,测试启动力、下沉量,并基于试转体数据优化牵引索预紧力与防过转系统,确保梁体姿态最佳。

转体过程中,项目团队借助速度传感器、自动全站仪及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梁体转速、风速、应力等关键指标动态。并将球铰运转平稳性、千斤顶压力均匀性及牵引索状态作为监测重点,动态调整配重与牵引力。最终,转体桥左、右幅分别顺时针旋转53度、53.6度后,以毫米级的精度精准就位。

作为安徽省“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徐淮阜高速阜阳段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皖北地区高速路网,大幅提升阜阳与徐州、淮北等城市的通行效率,对促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加速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