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生产经营

精耕细作“管理田” 项目质效“节节高”

——中铁十二局三公司北沿江高铁项目建设纪实

作者:李晓晖  时间:2025-07-11  【字体:

桩机起落、塔吊林立、机械轰鸣、焊花闪烁、罐车穿梭……中铁十二局三公司北沿江高铁项目施工现场,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模板吊装等作业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项目建设团队以“成本管控”为核心,通过强化“过程控制”,在集约化管理、数智化建造等方面探索出创誉创效“金点子”,项目连续3个月产值超过2亿元,在项目精细化管理进程中走出“新路子”。

“集约管理”释放发展动能

23联连续梁合龙22联、小里程架梁全部完成、2025年完成产值超8亿元……北沿江高铁项目全长30.58公里,战线长、体量大,如何做到“精细发展提质效”?北沿江高铁项目经理董俊瑞给出的答案是:“大项目建设,必须坚持‘集约管理’,并做到‘均衡、有序、高效、紧凑、规范’。”

北沿江高铁建设现场(常文旺 摄)

项目建设团队按照集约化管理思路,将三个分部统一起来,避免了“各自为政”,实现“一个脑袋”指挥多个终端。施工生产方面,结合各分部节点工期和施工计划,从人、材、机等方面对资源进行统一部署和调配,全力确保重要节点如期完成;在物资采购、设备租赁等招标环节上,坚持大物资集采策略,及时准确研判市场,并以量的优势获取更大的议价空间,“锁住”价格区间的最低点采购大宗物资,实现物资采购质优价廉;在物资设备利用率方面,通过提前规划,加强模板、拌和站、钢筋加工厂等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有效调剂、互为补充。“泰州南站工点能在1个月内完成5.5万方混凝土浇筑,得益于统筹管理。”二分部负责人黄良俊说。

没有执行,再好的战略也是空中楼阁。为调动全体一线建设者的积极性,北沿江高铁项目在上场伊始便积极推行“期效激励制度”,项目领导班子成员以责任包保的形式开展经济分析梳理,开展政策宣讲,监督运行推进和认购工作,实现期权认购100%。

在期效激励制度加持下,北沿江高铁多个工点同步推进,现场昼夜两班倒、人歇机不停,机器以“饱和式”状态运转,物资供应链“后备力量”充足,项目施工生产水平显著提升。

跨盐靖高速公路连续梁(常文旺 摄)

对“快”的追求孜孜不倦,在“标准化”施工上项目建设团队也未曾松懈。针对标段内连续梁较多的现状,他们组织桥梁专家制定并印发了《连续梁标准化建设及管理实施细则》,从挂篮、模板、梯笼、安全防护、临时用电、工艺工装等方面进行梳理研讨,形成标准化施工手册;在桥面系防撞墙施工过程中,他们采用无拉杆模板、断缝三件套、养护土工布卡具、防护墙护角工装、滴灌养护装置等工装进行施工,从模板的安装加固、混凝土浇筑、收面、养护到成品保护,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标准化工艺流程,在业主质量评比活动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智能建造赋能提质增效

走进北沿江高铁小型构件厂,除了一条长长的生产线,几乎看不到作业的工人。“由于北沿江高铁线路长,所需小型构件种类、型号较多,人工生产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出现人为失误,给工程建设带来损失。”项目总工程师郑津浦说。

智能化小型构件厂(常文旺 摄)

项目建设团队瞄准“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建设小型构件厂,通过深入调研、多方考察,创造出“智能预制构件生产线”。该构件厂由模台自动流转输送系统、数控自动布料系统、智能化振捣系统、智能养护室、生产线集中控制系统等主要部分组成,融合智能制造、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等先进制造系统,只需10人即可实现构件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实现了智能化减人的目标。

“小型构件厂可同时承担北沿江高铁15种型号的小型构件预制生产,较传统构件预制生产相比,生产效率最高可提升60%,且质量远远优于人工预制。”郑津浦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北沿江高铁项目建设团队还根据工程特点,倾力打造出“智慧梁场”。在智慧梁场智控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正跳动着实时数据,现场技术员轻轻一点,每榀梁的钢筋绑扎时间、混凝土配合比、张拉压力曲线全流程信息即刻呈现。

他们以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抓手,利用信息化集成技术,打造集中总控中心,通过智慧数字平台对箱梁生产全过程进行实时掌控,可一键生成预制和架设计划、智能排产、可视化找梁以及数据全过程追溯,同时对存在偏差及时纠偏,极大提高了梁场数字化管理水平,让梁场实现了从“结果管理”到“过程控制”的质变;同时,还以BIM技术为核心,构建仿真模型,直观配置梁场各功能区,实时记录工序数据,合理分配生产任务,实现各工序间的无缝衔接,最快每天可生产4榀箱梁,施工效率显著提升。

党建联防筑牢安全屏障

“北沿江高铁战线长,安全风险始终制约着项目大干快干,如何筑牢大干期间的安全屏障成为项目建设的重大课题。”项目安全总监张兴说。

党员干部现场讲授安全管理知识(郭京平 摄)

为确保项目安全施工生产全面受控,项目部党支部结合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发动党员参与安全管控。通过教育培训、巡查互检、现场讲堂等活动,把提前规划、提前发现、提前消除隐患的安全管理理念融入党员教育,把安全管控纳入党员考核体系,推进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常态化,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项目施工生产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建和施工生产有机结合、深度融合。

通过划分“红色”网格,建立党员干部安全包保责任片区,对机械设备防护、支架搭设、安全防护员履职尽责等方面进行考核,每月评比流动红旗,根据文件对优秀党员予以奖励,并在总结会上进行经验分享。

“我们积极引导项目全体党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设置了多个党员安全生产责任区,创新实施党员包保与安全穿透式管理相结合的模式。”郭京平说。

走进北沿江高铁施工现场,党员们如同“安全卫士”守护着项目施工安全。他们化身隐患排查员、安全监督员,深入支架搭设、连续梁浇筑、桩基桥墩等施工现场,对关键工序进行全方位、无死角隐患排查,实施安全隐患动态清零管理,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施工生产安全平稳推进。

7月的江苏,虽有“空斋数点黄梅雨,添得芭蕉绿满庭”之美,却给施工增加了额外的阻力。绵绵梅雨挡不住北沿江高铁项目建设者的澎湃激情,他们将继续发扬攻坚克难、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无畏风雨奋战在项目施工最前线,踏实践行“选择十二局就是选择放心”的服务理念,铆足干劲、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建设高质量推进,为沿江通道加速形成交上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