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生产经营

森林怀抱中的 “垂直绿岛”

作者:姜艺彤  时间:2025-08-21  【字体:

清晨的雾像一层薄纱,漫过森林公园的苍翠树梢,轻轻落在中铁十四局贵阳雨高桥项目的施工面上。现场已响起轻微的机械运转声,该项目总工程师赵月赞踩着露水,沿着B地块的施工便道巡查,忽然被一阵细碎的枝叶响动吸引——只见一只猕猴正蹲在临时围挡旁,好奇地打量着不远处正在作业的塔吊。“这可是老熟人了。”赵月赞笑着掏出手机拍下这一幕,“从项目进场开始,从旁边森林公园跑出来的小家伙,就常来‘视察’我们的进度。”

森林公园猕猴王宜鑫 供图

这片被3900亩贵阳森林公园环抱的土地,从规划之初就刻着“与自然共生”的基因,以“森活艺术・家”为理念进行一场特殊的生态实践。作为贵阳市首个4.5代“立体生态建筑”试点,B地块的5栋超高层建筑正以独特的“错层庭院”设计向上生长:每两层错开的空中庭院挑高6米,进深4米,面宽6至10米,像一个个悬浮在半空的绿岛;LDKBG一体化布局将客厅、餐厅、厨房和阳台整合为一个开放空间,让4.2米宽的落地玻璃门与庭院无缝衔接,未来住户推开窗,既能触摸到从森林公园移植来的南天竹、小叶栀子,又能望见图云关山体起伏的轮廓。项目最后也会实现灌木地被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森活艺术家”。

“为了让建筑给森林‘让路’,我们把施工方案推翻了三次。”赵月赞指着边坡上的生态防护网说,项目边坡面积约7800平方米,永久性高边坡绿化成为问题。起初采用钢筋网片为载体,将常绿油麻藤向边坡上方生长至覆盖边坡,为了更耐腐、更轻便最终将方案确定为网目6厘米钢塑土工格栅,抗拉性能更加稳定了,还设计在坡脚砌筑砼挡墙作为花池。

“施工不能惊扰这片‘绿肺’。项目桩基施工采用低噪音液压锤,配合发动机、结构设计减震降噪、驾驶室隔音、液压优化‘四重降噪’系统。”赵月赞指着远处的监测设备介绍,项目专门安装了噪声与扬尘在线监测器,采用树阵隔离带的香樟与小叶黄杨、场地内37种乔灌植物的绿化组团、立体生态的植物屏障,系列操作使施工噪声稳稳稳控制在70分贝以下。

“这是我们最新采用的双面彩钢玻镁复合风管。”在材料仓库旁的展示区,几块复合风管正接受阳光晾晒。赵月赞拿起一块样品介绍,“相比传统镀锌铁皮风管,保温性能提升40%,单这一项就能让建筑运营阶段的能耗降低15%。而且所有构件都在工厂预制,现场只需螺栓拼接,去年一年就减少了120吨建筑垃圾。”不远处的堆场里,双层中空钢化Low-E节能玻璃组件整齐码放,每块玻璃都经过特殊处理,既能保证住户270°全景视野,又能减少光反射对森林公园鸟类的惊扰。去年雨季,为了避免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团队连夜在边坡底部增设了约210米长的生态草沟,如今沟里已长满了从森林公园蔓延过来的野生蕨类。

志愿队清理道路(姜艺彤 供图)

每周,由管理人员和工人组成的“护林志愿队”会沿着项目与森林公园的交界线清理杂物,带着垃圾袋、修枝剪沿边界巡查:春天清理被风吹进树林的塑料薄膜,夏天修补被暴雨冲垮的排水沟,秋天在候鸟迁徙路径旁架设警示标识。队员王宜鑫至今记得,去年冬天曾在B6栋幼儿园的地基旁发现一只翅膀受伤的大雁,大家轮流用保温箱护住它,直到联系上森林公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上周巡护时,还看见两只小松鼠在我们补种的梅子树上筑巢呢。”他擦着额头的汗笑道。

塔吊正缓缓升起展示区玻璃栏板,赵月赞仰头望去,1.1米高的栏板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这种设计既符合安全规范,又特意保留了树木与建筑间的“生态通道”。当他再次抬头时,猕猴早已消失在密林间,只留下塔吊长臂与晨雾交织的剪影。“等明年这些庭院长满绿植,这里会成为真正的‘垂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