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精准浇筑到位,由中铁建设承建的雄忻高铁河北段阜平站、唐县站、曲阳站、望都北站四座站房主体结构实现全面封顶,为后续工程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雄忻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京昆通道的骨干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雄安新区“四纵两横”区域高铁网的重要横向动脉,战略意义重大。线路东起雄安新区雄安站,西至大西高速铁路忻州西站,横跨河北、山西两省,全长342.661千米,设计时速350公里。
阜平站地处阜平县山区,基础结构施工过程面临不均匀片麻岩地质、土质快速风化、易脱落等严峻挑战。中铁建设雄忻高铁站房技术负责人李永甫介绍:“团队创新应用GRF装配式基坑护坡新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边坡稳定难题,更彻底规避了传统喷护工艺产生的粉尘和废水污染,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较传统工艺预计缩短工期约15%,有力践行了低碳节能与标准化建设理念。”
阜平站主体结构封顶现场(中铁建设华北公司 供图)
曲阳站基础坐落于高硬度白云岩地质上,岩层坚硬,开挖难度极大。施工现场采用“炮锤破碎+机械协同清运”的高效作业模式,投入12台专业凿岩、挖掘及运输设备,历时40天,成功啃下13000立方米硬岩的基坑开挖“硬骨头”。与此同时,面对后续高达15米的超限支撑架体和异形屋面梁的施工难题,项目团队通过深化BIM应用、优化模板支撑体系、实施架体加密加固等综合技术方案,顺利成功实现结构封顶。
望都北站与唐县站均位于砂层土质区域,桩基施工面临成孔困难、极易塌孔的共性难题。项目团队深入研究地勘报告与试桩数据,对管桩承载力、入岩深度等关键参数进行精准分析。经多方案比选与试验,最终创新性采用“旋挖钻孔植桩”工艺。该工艺单桩成孔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约1.3倍,成功破解了砂层成孔瓶颈,唐县站仅用23天高效完成132根桩基施工,望都北站更是以15天顺利完成107根桩基施工,桩基施工周期大幅缩短20%以上。
望都北站主体结构封顶现场(中铁建设华北公司 供图)
随着站房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雄忻高铁河北段阜平站、唐县站、曲阳站、望都北站工程建设将有序转入室内外精装修、机电设备安装及幕墙工程等阶段,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实现外立面全面亮相。
雄忻高铁河北段新建站房建成投用后,将显著提升阜平、曲阳、唐县、望都等县域的交通枢纽功能,紧密拉近其与雄安新区及京津冀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对完善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网络格局,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