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生产经营

高邮通用机场:筑梦低空经济的“铁建答卷”

作者:刘连振 马俊丽  时间:2025-08-15  【字体:

“华夏一邮邑,神州无同类”。地处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的高邮,正经历从“水马大驿”到“空中枢纽”的历史性跨越。中铁十五局城建公司承建的高邮高新区通用机场,这座江苏省“十四五”首个获批的A1类通用机场,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新地标,更成为撬动低空经济的支点,书写着传统邮邑拥抱蓝天经济的新篇章。

十年磨剑: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

在垂直高度3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一个全新的产业——低空经济蓬勃兴起。

从2021年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到2024年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的政策东风劲吹。

早在2012年,中铁十五局江苏指挥部就敏锐捕捉到这一机遇,依托南京青奥轴线、宁高城际等项目积累的良好口碑,将经营触角延伸至高邮。历经十余年筹备,从场址预选到民航评审,项目团队攻克重重难关,最终促成这座规划用地超38万平方米的通用机场落地——1条1000×30米跑道、2条垂直联络道,配套停机坪、机库及各类保障设施,共同构成苏中苏北地区重要的空中门户。

“这是集团首个通用机场项目,更是践行‘四五架构’战略的生动实践。”项目负责人王瑞珏介绍,项目不仅完善了区域综合交通体系,更将带动航空制造、飞行员培训等产业链发展,为高邮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模式创新:EPC+O破解全周期难题

通用机场建设涉及6大阶段、多个审批部门,如何实现高效推进?中铁十五局给出了“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联合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组成联合体,采用EPC+O(设计-采购-施工-运营)模式,实现从建设到运营的全流程管控。

面对空域审批难、程序复杂等挑战,项目团队与中航规划院战略合作,联合编制可研报告、优化规划方案,系统性扫除审批障碍;为构建低空经济生态,主动联动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协助地方政府制定产业园规划,导入无人机试飞、航空研学等核心业态,形成“机场+园区+服务”的产业闭环。

运营环节同样创新突破。项目采用“政府补贴+自主平衡”模式,前五年由政府补贴培育市场,后期实现资金自平衡。2025年7月,通过邀请招标确定运营方,为机场长效运营奠定基础。这种多方协同的模式,不仅加速了项目落地,更创造了可复制的“高邮模板”。

古今对话:建筑里的“邮都密码”

“筑高台,置邮亭”,高邮因邮而生、因邮而兴。如何让千年邮驿文化与现代机场对话?设计团队以“古驿新作”为理念,给出了独特答案。

综合业务楼沿用“高台邮亭”形制,借鉴盂城驿鼓楼元素,正面线条既似凌空飞机,又若运河曲线,巧妙构成篆书“邮”字,将城市名与建筑形完美融合;机场景观则以“丝路邮驿”“烟雨水乡”为主题,将自然与科技、传统与现代交织,尽显舒朗大气。

当阳光掠过建筑立面,篆书“邮”字在光影中流转,仿佛诉说着这座城市从“水马驿站”到“空中枢纽”的变迁。在这里,历史文脉与现代航空碰撞出别样火花,成为高邮“守正创新”的生动注脚。

如今,高邮通用机场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这座兼具交通功能与文化内涵的空中枢纽,不仅是中铁十五局拓展“五新赛道”的里程碑,更将成为驱动区域经济腾飞的新引擎。邮都的故事,正在起飞与降落之间,续写新的篇章。

项目效果图(中铁十五局城建公司 供图)

项目建设现场(邓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