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得角最大医疗项目——援佛得角圣文森特岛明德卢医院产科大楼项目竣工移交典礼在项目驻地隆重举行。这座医院,是中国政府援建、中铁十四局承建的一座集医疗、教学、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妇产医疗中心,是中佛建交49年来合作成果的生动体现,更是“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的温暖实践。
产科大楼外景(姚传涛 摄)
攻坚克难:中佛团队携手共筑精品工程
项目开工之初,便面临诸多挑战:当地建筑材料供应紧张、设备运输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但这些困难并未阻挡中佛两国建设者的步伐。
“每一次援外,都是对技术、管理和责任的考验。但只要能为当地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再苦再累都值得。”项目经理王圣辉说。他是一位拥有十年援外项目经验的资深建设者,曾参与过尼泊尔、多哥、埃塞俄比亚等多个国家的援建项目。
在施工过程中,语言障碍、物资运输、气候多变等困难接踵而至。当地建材市场库存常年不足,项目团队一方面联合佛得角住建部门对本地供应商进行资质筛选,建立供应商名录;另一方面从周边国家协调优质建材,积极搭建建材供应链。在中国驻佛得角大使馆和佛得角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设团队团结一致、愈挫愈勇,克服了各种困难,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他们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建设理念,严把质量关、材料关、工序关,确保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更带来了中国建设者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精神。
2024年8月,该项目顺利通过中期验收,并被评为“优良工程”。
2025年4月,佛得角总理席尔瓦亲自视察项目现场,称赞该项目质量优、速度快、外观美,是中佛友谊的又一见证。
佛得角总理席尔瓦查看项目进展(姚传涛 摄)
互利共赢:书写新时代中佛友好合作故事
项目建设中,中铁十四局始终将“建工程”与“育人才”紧密结合。该项目积极吸纳本地员工200余人,并通过“传帮带”方式,帮助他们掌握钢筋绑扎、模板支护、设备操作等技能。许多当地工人第一次接触全站仪、CAD图纸、混凝土泵车等设备,从最初的“门外汉”成长为技术骨干。
这种 “授人以渔” 的模式,既解决了当地就业难题,更为佛得角培养了一批懂技术、能吃苦的建筑人才,为其基础设施建设储备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在这里我学到了真正的技术,也看到了中国人的敬业与专业,感受到了两国人民之间那份真诚而深厚的情谊。”Manuel Pires说。他曾在援佛得角体育场道路项目中担任技术员,如今再次与中国工程师并肩作战,已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资深员工。他作为本地施工班组的负责人,除协助管理施工质量,带教新来的本地工人,还经常充当翻译,为促进双方员工团结协作贡献力量。
佛得角主流媒体——国家电视台、《岛屿快报》等多次深入项目现场,报道工程进展和中佛合作成果。他们用镜头记录下中国工程师的辛勤身影,也记录下当地民众对中国援助的真诚感谢。
“中国援助不是单向给予,而是互利共赢的合作。”《岛屿快报》的一篇报道中这样写道。文章指出,明德卢医院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连接中佛人民心灵的桥梁。
花开圣岛:医院投用惠及万千家庭
2025年7月22日,项目竣工移交典礼在项目驻地隆重举行,标志着这座凝聚着中佛两国人民心血的医院正式投入使用。佛得角总理席尔瓦、中国驻佛得角大使张洋出席典礼并剪彩。
中国驻佛得角大使张洋和佛得角卫生部长菲格雷多签署大楼移交证书(姚传涛 摄)
席尔瓦将产科大楼比作“连接两国人民心灵的健康之桥”。他表示,佛得角铭记中国多年来的支持与帮助,该项目是佛得角独立以来最大的医疗项目,将对妇女和儿童健康项目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张洋指出,该项目充分体现了中国对佛得角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支持,也彰显了中佛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中铁十四局展示了强大的工程技术实力和一流水准,中国援佛医疗队在保障项目员工健康、专业技术应用、专业设备使用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中国将继续与佛得角在各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
明德卢医院院长雷贝洛激动地说:“我们会永远铭记中国朋友的这份深情。”
未来,中方还将为医院提供为期两年的技术服务,协助安装调试医疗设备,并组织多轮培训课程,帮助当地医生和护士掌握先进诊疗技术。
“中非是命运与共、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我们将以此次项目移交为新起点,积极参与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未来在更多民生工程建设中,贡献中国力量,讲述更多像明德卢医院一样的中非友好故事,让中佛友谊之花在中非合作的春风中越开越盛。”中铁十四局海外工程分公司总经理董光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