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水泥直供(宋周阳 摄)
春耕大干期间,中铁十二局四公司昌九高铁项目部晒出了一份大物资集采“成绩单”:通过实施水泥、柴油等材料源头采购、规模化集中供应,在保障质量的同时,采购单价大幅度低于周边项目价格,累计节约成本超过三千万元;与此同时,漳汕高铁项目部推行水泥、粉煤灰源头采购,累计节约成本六百余万元,预期成本节超较为可观。
该公司积极落实物资集采、源头采购等重点工作,通过与头部优质厂家深入合作,保供应、降成本、控风险效果明显,全年水泥直供数量超过100万吨、节约成本近亿元,位列全集团第一名。
通过深入贯彻落实大物资供应链建设要求,强化集中采购管控、大力推行源头采购,该公司不断发挥集中资源优势,进一步简化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确保物资供应品质和稳定性。他们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集采直供与开源节流有机结合。
漳汕高铁项目部项目开工伊始,他们从“大”处着眼,全方位开展市场调研,系统评估市场均价、供应商信誉、水泥生产质量等关键信息,将综合实力强、业界口碑好、诚实守信,具备一定的垫资能力,价格和料源长期稳定,生产地及运输线路相对固定的供应商纳入比选范围,择优选择优质合作供应商,进一步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设定水泥出厂价的上限价,有效稳定了供应价格,有力规避了年底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超支风险,仅一个月就节约成本49.6万元,节支降耗成果显著。
不仅拘泥于水泥直供,该公司进一步扩大了集采范围和合作模式,将粉煤灰、钢材以及其他资源要素纷纷纳入大集采范围,“集采+水泥”到“集采+N”的格局。
昌九高铁项目部采用柴油源头采购模式,与赣江海螺、中石化南昌分公司等单位达成高度互信合作,争取材料质量和价格优势,不断降低采购成本;漳汕高铁等项目部通过股份公司区域框架采购选定供应商,积极推行钢筋框架采购,深入分析钢厂到站价与网价之间的动态差价,找准区间时段内钢材价格涨跌幅度,有效降低采购成本;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西十高铁等项目同步尝试地材源头采购,减少了中间商差价,有效压控了采购成本……
物资管理不仅是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抓手,更将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5年,四公司将持续推进大物资管理,加快集团公司六类物资原材料集采,并在新上场项目全面推行厂家直供、源头集采模式,构建灵活、高效、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以大物资管理为引擎,推动企业降成本、提效益,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而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