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线风采

邹红有:管理+法务“双料尖兵”

作者:杨艳洁 宋超丽 李佳珊  时间:2025-07-24  【字体:

他是从法务战线转战施工一线的“双料尖兵”,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百千万工程”主战场,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法务思维把微利项目做成法治样本,带领团队啃下150个工点同步施工的“硬骨头”;在法治风控前沿,他始终坚持把合规要求嵌入生产经营全过程,筑牢合法合规“防火墙”,有效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他就是中国铁建劳动模范,中铁二十五局一公司百千万工程揭西县项目部经理、党支部副书记——邹红有。

以创新手段建好头号工程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省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中铁二十五局承担的建设任务主要集中在揭阳市揭西县、揭东区两大片区。2024年4月,邹红有“挂帅出征”,出任百千万工程揭西县项目部经理。

邹红有在施工现场勘察(宋超丽 摄)

面对150个工点同步开工的“超级项目群”,他统筹180个村庄施工,创新“项目群+联合工区”管理模式,将70个项目、150个工点纳入网格化管控,实现100%开工率,助力揭西县“百千万工程”开新局,为揭西县成功承办2024年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棉湖站)及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改造提升调研现场会顺利召开“保驾护航”。

面对“微利+公益”的运营新模式,邹红有通过成本穿透式统计研判项目实际情况,并主动出击,精准调控投标下浮率,为后续13个民生项目争取微利空间。在劳务管理上,提出“肥瘦搭配”策略,将劳务队伍编入“EPC包件+亏损项目”组合,通过盈利项目反哺公益工程,同步提升队伍抗风险能力。

2024年大干90天劳动竞赛期间,该项目团队高效完成施工产值,多次获得地方政府表彰,并成功带动后续项目滚动发展。2025年3月,成功中标中铁二十五局有史以来承揽投资金额最大的水利项目——揭西县坪上联围达标加固工程,进一步巩固了企业在属地市场的竞争优势。

以法律为盾守护企业利益

邹红有是管理型多面手,既能在施工一线精细管理,又能在法务领域精雕细琢。

从项目经理转战公司法律合规部部长期间,他带着工地上练出的务实劲,牵头搭建一套“大风控”管理体系。他领着团队修订制度、优化流程,首创“流程上墙+信息化预警”模式,实现合同评审当日办结、在建项目风险预警100%覆盖。从招投标前的风险评估到项目竣工后的法务审查,他在全流程里嵌入23个关键风控节点,靠着这套体系,所在公司多次获评“法治铁建”示范单位。

工作中的邹红有(宋超丽 摄)

十年磨炼,他揪风险、堵漏洞,凭借独创的“证据链+策略链”双链工作法,在应对恶意诉讼方面成效显著。在某市政项目合同纠纷案中,他通过工程量鉴定程序以及证据的运用技巧,抽丝剥茧般寻找对方证据破绽挽回经济损失,连续多次获评中国铁建“法治建设先进个人”。

以钉钉子精神盘活“沉睡资产”

粤海铁路海口调度楼项目自2003年停工后,楼梯锈蚀、杂草丛生,企业每年要扛着高额维护费,立项审批卡壳更是让盘活计划屡屡搁浅。

时任项目负责人的邹红有以钉钉子精神持续跟踪,历经20年六轮谈判,大胆跳出楼堂馆所的桎梏,创造性提出功能改造方案——“改为单身宿舍!”

2020年复工后,他带领专班驻场90天,从3000页工程资料中溯源证据链,创新“主副楼分算、已完未完分类”结算模式,再引入第三方审价机构,把卡了多年的审价瓶颈捅开了,比原计划提前28天完成审价,让沉淀资金快速回流,为企业盘活资产注入动力。

2023年,项目顺利竣工交付,改造后的宿舍楼亮起暖黄灯光。500名铁路职工搬进新家时,都在感慨那栋烂尾楼的“重生”,既让闲置资产“活”过来,又解决了职工的“急难愁盼”,实现从“烂尾楼”到“民生工程”的华丽转身。邹红有团队这桩“笨功夫”,算出了一笔实打实的“双赢账”。

劳动之手点燃生命之光,平凡之路构筑伟大梦想。在项目一线拼搏奉献,于实践中锤炼本领,邹红有用执着与担当诠释初心,用智慧和汗水书描绘了新时代劳动者勇往直前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