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线风采

从深山里“凿”出来的工人先锋号

作者:熊秋根  时间:2025-07-04  【字体:

近日,赣州市总工会印发《关于2024年赣州市“虔能杯”劳动和技能竞赛单列赣州市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的通报》,中铁二十二局瑞梅铁路三百山隧道进口工区荣获赣州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2022年12月,瑞金至梅州铁路江西段工程正式启动。由中铁二十二局承建的江西段三标工程,线路总长45.78公里,其中桥梁和隧道占比高达77.2%。作为该铁路全线的控制性节点工程——全长10194米的三百山隧道,其进口段5880米的施工重担也落在了中铁二十二局肩上。

沿着13公里蜿蜒的施工便道才能抵达施工区域(许侨慰 摄)

三百山隧道进口工区位于安远县欣山镇,施工点深藏于崇山峻岭之中,高大茂密的阔叶林覆盖着连绵的山峦。由于缺乏现成的公路直达施工现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与安远县政府协同推进,专门修筑了一条13公里的施工便道直抵施工区域。

便道方案一经批准,中铁二十二局的项目团队即刻行动,全力投入便道施工。面对险峻地形,团队运用挖掘机、破碎锤等机械设备,在峭壁上艰难地开凿、拓宽道路。经过数月的艰苦奋战,终于抵达了隧道进口所在的区域——当地人称“三叉水”的峡谷地带。在此,瑞梅铁路的两座长大隧道——三百山隧道与井安山隧道,将通过桥梁实现首尾相接。

施工便道的打通,为后续建设奠定了关键基础。依据前期策划,各类施工机械、大宗材料以及生活物资得以通过这条“生命线”源源不断地运抵深山中的作业现场。

班组工人正在掌子面钻孔作业(许侨慰 摄)

然而,道路畅通后,更为严峻的挑战随之显现。三百山隧道不仅需要下穿多个生态敏感保护区,其掘进路线还将穿越多达9条断层破碎带。隧道最大埋深约700米,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岩爆、高地温、高地应力、突涌水等多种地质灾害风险,技术难度极大。

为兼顾保护“东江源”脆弱生态环境与攻克复杂地质难题的双重目标,各参建单位确立了“生态优先”的核心理念,创新性地采用了“无斜井+平导切入”的设计方案。即在隧道正洞旁平行挖掘一条长度达3971米的辅助平导隧道。该设计有效减小了三百山隧道的开挖面积,显著降低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扰动程度。

“平导洞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正洞施工。”隧道工程师周洋解释道。“通过平导洞,我们可以开辟出多个作业面同时向主洞掘进,实现‘长隧短打’,从而大幅提升整体施工效率。”目前,项目已在正洞成功开辟了3个作业面进行同步施工。

隧道工程师在掌子面检查光爆效果(许侨慰 摄)

为加快平导洞口及正洞的掘进速度,项目团队强化了超前地质预报与围岩监控量测工作,力求精准预判前方地质变化。同时,创新应用了新型聚能水压综合光爆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使炮眼利用率提升了90%,掌子面粉尘浓度降低了30%,单循环掘进进尺从3.3米提高至3.5米。“三百山平导的最大月掘进速度已突破300米,正洞施工效率较传统工法提升了约10%,进口工区整体进度比原定施工计划超前了1个月。”中铁二十二局瑞梅铁路项目三分部经理王宏介绍。

“不流一滴污水入江,不让一点废渣在林”——这是项目团队立下的庄严环保承诺。在隧道内,渗水通过固定在隧道壁上的系统收集,经由每隔500米至1000米设置的沉淀池进行初步处理,并在洞外实现清污分流。施工产生的污水则统一汇入污水处理站进行一体化处理,最终达到循环利用标准,杜绝外排污染。针对隧道施工产生的碎石,他们在距隧道7公里处、20公里处设置了两处弃渣场。“运渣车每日往返200多趟次,项目部还成立了专业维保队更换耐磨轮胎。”项目工作人员杨依伟介绍。

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重点工程项目,瑞梅铁路建成通车后,将结束江西寻乌县、安远县以及广东平远县不通铁路的历史。

当前,中铁二十二局两百余名建设者正坚守在三百山隧道进口工区,全力以赴,只为列车能早日穿行于安远的群山之间。届时,从赣南革命老区前往粤港澳大湾区的行程时间将大幅缩短至约2小时,对推动赣南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