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铁十七局一公司承建的宝成、成汶铁路青白江大桥重建工程顺利通车,将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确保“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畅通运行发挥重要作用。
通车运行
宝成铁路、成汶铁路青白江大桥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标准低、基础浅,桥墩受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洪水冲击和铁船撞击的影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影响运输安全。半个世纪后,宝成、成汶线青白江大桥重建工程“接力”建设,在原址拆除既有桥梁,实施重建。
站改施工
该项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德阳市境内。重建3座大桥采用现浇槽型梁特殊结构,每座铁路桥梁全长139.4米。为保证既有宝成、成汶铁路正常通行,3座桥梁分3阶段重建,一阶段自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利用宝成上行绕行成汶线,拆除重建成汶线青白江大桥;二阶段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利用成汶线绕行宝成上行线,利用成兰右线绕行宝成下行线,拆除重建宝成上下行线青白江大桥;2022年6月30日晚开始三阶段站改施工,经过近9小时“天窗点”,600余人连夜奋战,恢复宝成上下行线、成汶线原线位运行,青白江三桥重建主体施工全部完成。整个工程涉及青白江站和广汉站信号工程改造,通信工程、电力工程迁改施工,接触网工程拆除与新建改造等,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围堰筑岛
宝成线青白江大桥距离营业线最短10米,宝成线客货列车流量大,便道距离带电接触网不足2米,大型机械设备不能“大展拳脚”,要在平行的两条营业线“夹缝”中进行桥梁施工,保障线路及供电运输正常,作业风险系数极高。项目认真研讨施工难点,严格执行网格化管理,按照“一机一防护”的要求配置安全防护人员,细化分工,压实责任,精准划定设备位置、进出场线路、操作角度,严守安全红线。青白江大桥原设计采用整体式全长贝雷梁槽型现浇梁施工,经充分论证,将贝雷梁支架跨度“去”长“取”短,有效缩短了工期,保证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
青白江是成都市东部的灌溉、排洪输水主要河流之一,连通岷沱二江水源。青白江大桥主墩位于河道之上,分两个旱季展开施工,涉水桩基采用自带捞渣锤的冲击钻,施工全程基本无泥浆产生,避免了对河道、水体的污染。同时,项目积极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先后组织人员清理青白江河道混凝土4000方,对河中的垃圾做“减法”、对水系保护做“加法”,进一步提升青白江的灌溉、排洪输水功能,对青白江城区水源地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获得成都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作为四川省重点工程,宝成铁路、成汶铁路青白江大桥重建通车将极大提高行洪能力,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北向出川货运大通道安全畅通,便于成都与汶川、西安更好交流,同时对“一带一路”、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编辑:敏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