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运维模式里如何实现效能提升?面对错综复杂的攻坚任务,如何突破关键瓶颈?铁建交运重庆运营指挥部维保中心副经理陈言路用实干给出了精彩答卷。
实干作答:用“钉钉子精神”攻克每道难关
两年前,陈言路刚接手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运维工作时,就展现出强烈的责任心。他坚持“问题不解决不放手,任务不完成不罢休”的工作态度,带领团队从基础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各项工作。
陈言路(右)研讨列车转向架检修要点(罗丹 摄)
他的笔记本上永远记满待办事项,在18号线运营介入阶段,他牵头组织现场踏勘、施工协调、联调联试、车站及设备接管等工作,确保各项任务高效推进。在遗留问题消缺工作中,用“不解决问题不放手”的狠劲和韧劲,带领团队一个现场一个现场的看,一个会接着一个会的开,累计协调组织召开消缺专题会近80余场,完成18000余项遗留问题的整改,助力18号线安全平稳运行。
首轮委外维保招采时,他在办公室吃住,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昼夜奋战,——这个被称为“拼命三郎”的党员,用“关键时候必须顶得上”的担当,圆满完成了3个项目招采工作。
标准立基:把“零误差”刻进每个操作流程
“要让铁建标准成为行业标杆。”陈言路揣着笔记本跑遍29个工区,完成了全部工区的“6S”标准化建设。在金鳌寺车辆段,他把“6S标准化”做出了标杆样:接触网工区的工具柜里,扳手排得整整齐齐,连灭火器摆放角度都画着定位线。这个“强迫症式”的工区,最后捧回“铁建股份安全标准工地”的称号,成了兄弟单位来取经的“样板间”。
重庆轨道十八号线接触网标准化工区(罗丹 摄)
“标准不是写在纸上的,是刻在每个动作里的。”为了让标准落地,他带着技术骨干花6个月制作88个教学课件,涵盖检修作业步骤标准化、故障处置标准化等内容。如今走进维保中心,年轻职工跟着课件学操作,老师傅对照标准做督导,团队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创新破题:让科技帮一线省力气
“在轨道运维中能做出多少创新?”陈言路用实践给出答案。作为科研创新的带头人,他始终坚信“科技能让运维更高效”。他牵头创建“轨道智慧运维创新工作室”,带着团队一头扎进设备运维、技术攻关的具体难题里。他们围绕设备运维、技术攻关、管理优化等方面开展了4大类29项创新实践,把办公场所转移到隧道和设备间,逐个破解现场“卡脖子”问题。
陈言路(右)现场检查车站站台区域设备安装情况(罗丹 摄)
为解决现有接触网非工作支导流问题和钩环连接处或软横跨非支夹环处烧伤损坏情况,他带领团队与设计人员多次深入现场探究,最终研发出了更牢固、稳定性强、安全性高的铁路接触网非工作支定位装置并成功申报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面对解决控制中心网管属地受限、通信系统性故障应急处置效率不高等问题,他带领团队对现有传输系统资源进行了全面统筹,并牵头搭建了涵盖无线、传输、PIS等8个关键子系统的车辆段复试网管并在公司“五小”创新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他组织建立的能源管控系统,对水表、电表数据实时远传监控,异常情况能及时发现并纠偏。他推动建立的重庆首个综合智能运维中心,将传统人工运维模式升级为自动化、信息化监测,人为失误率显著下降。他推动打造应急作战指挥中心,实现了应急物资分布可视化和处置流程数字化,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他还牵头引进了0级智能轨检仪、智能添乘仪器、双轨式钢轨探伤车、智能波磨耗检测仪、智能隧道检测车等一批先进的智能检测设备,并建立了检测制度与使用手册。他和他的团队,从技术创新到设备改造,从系统搭建到先进设备应用体系建设,每项都紧扣一线需求,切切实实为运维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让“提升效率、节约成本”不再是口号,而是一线职工每天都在体验的改变。
精细入微:让管理标准渗透每个环节
在“精细化管理”的践行之路上,陈言路像一位严谨的“制度工程师”。他牵头制定安全、生产、应急等十大类体系管理规范,建立关键区域、关键设备、关键岗位“三个关键”和“四个影响”管理体系,73项重点内容的责任清单让“管理无死角”从口号变成可对照的“说明书”。
陈言路(左)对照施工图纸对桥梁结构进行复查(罗丹 摄)
他组织建立工区及分中心“红黄榜”“设施设备红黄线”的评比机制,用“红榜”激励先进、用“黄榜”传导压力、用“红线”强化设施设备管理底线思维,防范重大管理漏洞,筑牢安全防护底线。他还组织建立全员设施设备“区域责任包保制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制度,大力推行“13710”工作法,从逐级压实责任、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执行力、提升决策科学性、强化监督管理五个维度,促进组织运转更加高效。
从当年的青涩小伙,到如今智慧运维体系建设的管理者和铁建精细化管理的践行者,陈言路的职业生涯里,写满了“较真”与“突破”。当清晨的第一班地铁驶过金鳌寺车辆段,阳光照亮的不仅是整洁的标准化工区,更是一位劳动者用青春和汗水浇筑的责任之路——在轨道延伸的方向,他用行动证明:把每件小事做到极致,把每个“问号”变成“句号”,就是对工匠精神最朴实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