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骄阳炙烤大地,在中铁二十二局北京地铁1号线支线项目施工现场,女工专班党员为刚刚收工归来的工人们递上一碗碗绿豆汤,“要劳逸结合,注意避暑、多饮水,这里设置了休息站……”叮嘱不完的话语让关怀的触角深入建设一线,这是该项目“党员进班组”活动中以巾帼力量护航党建红的一个真实缩影。自去年开工建设以来,该项目深入开展党员进班组活动,成立女工专班,不断释放“她”力量,筑牢施工生产红色堡垒。
专班党员慰问一线女工(郭红梅 摄)
在北京地铁1号线支线项目女工专班党员们看来,班组成员的幸福感是班组建设破难攻坚的“试金石”,诠释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永恒不变的价值底色。“工地宿舍就我们10个女同志,洗漱要排队到半夜,有时候累得只想倒头睡;饭菜总偏咸,我们南方来的吃不惯……”生活是最与工友们息息相关的,而女工又是一线更为特别的一个群体。女工专班成立以来,为女工队伍建设一个幸福社区成为班组党员推进的第一件事。她们奔走施工现场与宿舍,与女工友面对面谈心,结合匿名问卷、短信留言等多元化方式收集诉求,搭建起零距离沟通桥梁。她们推行“问题收集、分类研判、闭环解决”的“三联”工作法,饭菜味道更好了、宿舍晾晒空间更大了,生活起居更方便了……女工们在一线也有了舒适的家。
在一次走访中,专班党员陈倩发现钢筋绑扎班组的王桂兰总是捂着腰干活,动作迟缓。“我这腰是老毛病了,最近钢筋绑扎任务重,每天弯腰几个小时,腰疼得直不起来。”王姐苦笑着说。了解情况后,专班党员迅速行动,不仅联系中医理疗师到项目驻点,为有需要的女工提供推拿服务,还协调班组调整排班,增加了轮换休息时间。实实在在的关怀,不仅暖了女工们的心,专班党员也受到了女工们一致认可。
项目为一线女工做中医理疗(郭红梅 摄)
不仅如此,女工专班还创新打造“工友幸福共同体”,构建精准化“服务矩阵”,将暖心工程融入基层治理。通过“党员结对帮扶”“工友需求直通车”等措施,建成集生活服务、技能培训、心理关怀于一体的“工友之家”,专班党员每月为女工友送上定制化慰问物资,普及女性劳动权益保障法规。项目党支部还牵头链接社会资源,畅通医疗互助、设立矛盾纠纷联调工作室,解决了班组17项急难愁盼问题,让“异乡人”真正变成“自家人”。
建设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班组建设带动生产经营,让广大女工有“家”更有为,是女工专班党员们日夜思索、时刻不忘的心上事儿。为最大限度激发女工积极性,项目党支部设置“积分超市”,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在一系列措施激励下,钢筋班组的女工们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主动钻研套筒安装技巧,钢筋机械连接套筒单个接头安装速度从4分钟缩短至2分钟,安装合格率从85%稳步提升至95%以上;吊装班组的女工们紧盯关键环节,违规吊装作业同比下降40%,成为项目安全生产的“铁娘子军”。
一个班组就是一面旗帜。据项目党支部书记周长更介绍,截至当前,北京地铁1号线支线项目党支部累计选派10余名党员骨干进驻施工班组,同步配备安全、技术等管理人员。5块“党员责任田”覆盖了所有关键工序,他们开展“班前十分钟”“隐患治理宣讲”等特色活动,在重难点工程、关键工序中党员监督覆盖率达100%,解决涉及施工安全、技能培训、后勤保障等方面的20余项问题,并获评青年文明号、先进基层党支部等荣誉。
“旗帜所指,巾帼所向。工友们背井离乡来到北京建设地铁,我们要拿出诚心诚意对待他们!”未来,中铁二十二局北京地铁1号线支线项目党支部将持续以党建“红色引擎”激发产业链“她”力量,让每一位女性职工在“强链赋能”的新征程上竞绽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