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铁建投资投资建设,中铁十四局、中铁二十三局等单位施工的泰安至东平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山东再添一条旅游运输黄金通道。该高速与京杭运河东平湖航道、瓦日铁路共同组成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网络,实现通江达海、多式联运。
通车现场(项目部 供图)
泰东高速公路是山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40.6公里,始于肥城市桃园镇青兰高速,终于东平县老湖镇与省道S246相接,顺接泰安港老湖作业区疏港公路,是泰安主城区与东平县的快速连接通道。
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泰东高速二标段位于泰安市东平县境内,全长21.12公里,主要包括收费站4处、主线桥21座、匝道桥17座,设互通立交2处,分别为魏雪枢纽互通、梯门互通。
泰安至东平高速公路(聂文康 摄)
自开工建设以来,项目部坚持方案先行、首件认可、样板引路的建设思路,积极推行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采用加筋麦克垫生态防护边坡技术代替传统拱形骨架,实现边坡防护与生态修复“双保障”;路基排水沟和路缘石均采用滑模工艺,使构件成品整体强度高、线型美观顺畅。
在魏雪枢纽互通下穿济广高速公路施工中,下穿作业与济广高速改扩建工程同步进行。为保障交叉施工安全可控,减少对既有高速公路的扰动,双方单位多次开展方案论证,最终采取“单幅保通+路改桥”的施工方案,并利用“桩柱同心”的原理,将原本的桩柱分离施工优化为“桩柱一体化”施工法,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通过安装永久钢护筒进行定位纠偏,保障了墩柱的垂直度与外观质量。
泰东高速魏雪枢纽互通(聂文康 摄)
为加快路面工程进度,项目部以考核为抓手,以工序管控为核心,贯通“前场”摊铺、“后场”备料环节,过程中及时跟进验标检测,通过“日例会”对材料指标、温度控制、碾压遍数、机械组织等进行复盘总结改进,确保各环节衔接有序。
泰东高速公路通车运营后,将缩短泰山至东平湖的行车时间,对于加速构建泰山至东平湖大旅游格局,加强山东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协调发展,助力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