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精神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一个伟大的民族,总会把关爱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伟大的时代,总会敞开热情的怀抱迎接青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青年的重要论述,在社会各界得到广泛认同,引发热议。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形象地指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勉励青年从一开始就要紧跟时代砥砺前行,担当责任奋发有为,不负伟大时代,不负国家重托。
回望历史,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也是伴随着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员的觉醒、抗争、奋斗而诞生。十九大后,新一届政治局常委首站便到了中共一大会址,寓意不言而明,“不忘初心”才能“继续前进”。提起中共一大,我们不能忘记这13位特殊的代表,今天,先不论他们的贡献和迥异的人生轨迹。且关注一点,他们的年龄——这13位才俊,平均年龄只有27.7岁,最年轻的甚至只有19岁!
在刚刚过去的十九大上,新一届中央委员同样进一步呈现年轻化趋势,出生于五十年代底和六十年代初的委员成为主体,而在新当选的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60后”已是主力军,占比超9成。
从一大到十九大,仅从年龄构成就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青年精神”的政党。“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在十九大报告的最后一个部分,习近平总书记也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任寄托于青年一代,从而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以上率下,形成合力。国家从顶层设计着力培育“青年精神”,搭建青年人才成长通道,广大青年也当以青年人之朝气为呼应,志存高远,勇于担当,以“有为”之青年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青春,宝贵且最易失去。青年如同新鲜的血液、新生的细胞,其能力和影响往往超出预期。在当下中国,青年群体逐步成为创业的主力军,类似于全球第一家创业主题咖啡厅的北京车库咖啡,探索和引领着互联网时代的全新模式。因为年轻,因为总想去尝试,那颗不安分的心一直在跳动;因为年轻,犯错的成本相对较低,总能找到改变自己、超越自我的时间与空间;因为年轻,可能性的空间总是敞开,常会迸发化腐朽为神奇的强大力量。但也应看到,现实中有不少年轻人,满怀激情,但没有行动的坚韧;满怀梦想,但缺乏实现梦想的能力;渴望成功,却没有披荆斩棘的勇气。还有些年轻人嘴上满不在乎,内心却敏感脆弱;脸上写满世故,胸中遍布秋意。青春,留给所有人的都只有一次,唯有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用行动成就理想,才能迎来人生之春、人生之华,最终成为“人生之王”。
面对当下社会的不正之气,青年人更加应该有这种精气神,具备良好的“青年精神”,正如茅盾先生所说:“青年!你们背上的担子是一天重似一天,你们的生命之火应向改造社会那条路上燃烧,决不可向虚幻的享乐道上燃烧”。吴玉章先生说“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要度衡量力,决心为国家、人民作一个有用的人才;为此就要选择一个奋斗的目标来努力学习和实践”。人生的意义,在于赋予所做之事以内在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使人学会自我分析和理性评判,在认识自我意义的行动中达到自我与社会的共同认同,然后向着有意义的方向努力奋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于当代青年而言,立志,便是接力时代之重任,将改革发展的引擎继续向前驱动。担负起使命,便意味着主动付出和奉献、不畏难不推诿,它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意志承受力。青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需要从现在起就培养这种担当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今后的人生过程中经受住风雨,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