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北车站 绿皮小火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孙杰  时间:2018-10-08  【字体:

铁路人爱铁路,喜欢讲铁路的历史和故事。闲暇时光里,穿行在铁路的轨枕间,拍摄一代代铁路建设者们精心绘制的画卷。

对于很多的武汉人来说,徐家棚是一个熟悉的地名。而对于国内外资深铁路迷来说,武北车站更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纷纷慕名而来。武汉“文青”们不到武北车站留影,就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武汉伢”。

1912年,粤汉铁路北段开工,终点站的选址曾有两个备选方案,一个是徐家棚,另一个是鲇鱼套,湘鄂线总工程师、英国人格林森在考察了武汉的地势之后认为“水陆联运,以徐家棚为宜,地面开阔,外有武丰堤作为保障,水流不急,江面平阔。”詹天佑在督办粤汉铁路的时候,已考虑芦汉和粤汉接轨的事情,因此滨江的徐家棚正式成为粤汉线的起点站。

1919年,徐家棚车站建成票房,并辟有223平方米的大厅供旅客候车。1937年3月,徐家棚站与长江北岸刘家庙站之间的铁路轮渡通航,一时间,乘火车过长江成为江城人民最时髦的事情。徐家棚也迎来了历史上最繁华的时期,商业发达,店铺林立。1938年,徐家棚站的客运室被日本侵略者的飞机炸毁。

解放后,打通粤汉铁路,重振武汉这座老城成为国家的重要任务。徐家棚车站的历史地位凸显,1950年8月1日,徐家棚站正式更名为武昌站。1953年1月,改名为武昌北站。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之后,徐家棚的地位被武昌南站取代,南站更名为武昌站,成为武汉这座城市的名片。

1958年,武昌至大冶的铁路通车,徐家棚成为重要的铁矿石中转站。九十年代,徐家棚经历了最后的客运历史,随着武九铁路的通车,武昌开往福州的291/0,开往南昌的297/6次列车都在武昌北站办理旅客乘降。2000年10月21日,武昌北站这里便全面停办了客运业务,成为了单一的货运车站。

武汉绿皮小火车早在“文革”时期就已开行,轨距为标轨,全程70公里,免费,客串着公交角色。当初,该车是作为武汉局铁路职工班车使用,后来也成了沿途居民的“公汽”。在铁路系统被编组为8310、8311、8303、8308次,每天早晚,两班对开,沿着武昌边缘,穿越沙湖、南湖,也穿过城市中心。

 每天清晨天还未亮,这两列绿皮的小火车便在城市穿梭。它没有开出武昌城,却好像穿越了时光。在武昌北站,绿色的小火车里,曾上演过许许多多令人唏嘘的故事。

曾经有一位武汉大学的男生,在武昌北站登上一列绿皮小火车,在车上邂逅了一位华中师范大学的美丽女生,两个人在火车上相知相恋,迅速坠入爱河,成为人人羡慕的校园情侣。毕业前女生患了重病,手术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十,女生术前的唯一愿望便是希望和男生再坐一次绿皮小火车。知道女生的愿望后,男生找到了自己的同学,还有小火车上的列车员,为女友精心策划了一次生命之旅。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女孩擦干眼泪,将自己打扮得美丽动人,然后准时到达武昌北站。站台上的所有人都对着女孩微笑,帅气的男孩从人群中走出来,将女孩款款引上小火车,而车厢里早已贴满了祝福的卡片……每到一站,便有一对陌生的男女上车,送给女孩一束美丽的波斯菊,以及一张写着“我们把百分之十的好运借给你”的卡片……故事的最后,小火车走了八站,女孩得到了八对陌生人送的百分之八十的好运。这些好运让女孩怀着百分之百的信心面对了手术,而手术果真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可以说,这趟绿皮小火车几乎是武昌城里最文艺的兜风方式了,它沿着武昌边缘,一路兜兜转转,串联起武昌、青山、洪山。坐着火车上,总是会让人觉得穿越回小时候,那时候还没有高铁动车,坐上一班绿皮火车就可以开心好久。

绿皮火车在城市里穿梭往返,驶过了记忆,穿越了时光。后来甚至有人把它列入在武汉一定要做的100件事,有人传言情侣坐了这班车就能走到结婚。

2年前,武汉各大报刊新闻连篇累牍地报道:武汉市政府为加速武昌城市建设的步伐,让武昌沿江片区成为大武汉的一张名片,决定拆迁“废弃”多年的武九铁路北环线,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利用周末,多次登上绿皮小火车,用相机记录了铁路沿线的点点滴滴。

2018年5月21日《楚天都市报》原标题:18.4公里长的武九铁路北环线正式启动搬迁,长江主轴舒画卷,今起泼绿江南岸。生态文化长廊南起武昌区大东门社区,北至青山区建设十路三环线戴家湖公园,一线串珠,四廊融合,精心打造展现城市活力的六大亮点区段:小东门山城锦带、沙湖湖岸廊桥、月亮湾城市阳台、四美塘铁路文创天地、八大家创意工坊、青山铁路乐园。2021年初建成后,长江主轴上将增添一个重要景观带。

2018年5月20日,武九铁路北环线的“绿皮小火车”,戛然而止。地上的铁路虽然没有了,地下的轨道修建起来了。武汉地铁的八号线将和五号线、七号线一起在徐家棚换乘。但我们终究不会再坐上那一班绿皮小火车,走向远方了。

“绿皮车”的记忆可以冲淡,衣装可以改变,速度可以更快,但是在一代一代中国人的记忆中,曾经搭载过远赴边疆的战士、下乡再教育的知青、跨国界友人的它,不会轻易被遗忘,因为从贫困走向富裕的历史中有它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