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清:穿江过海开拓者

来源:股份公司工会工作部  作者:    时间:2020-11-21  【字体:

肖明清,男,中共党员,1992年7月参加工作,铁四院副总工程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中国铁建首席专家。从业28年来,一直奋战在高速铁路隧道、水下隧道、城市隧道设计研究一线,领衔设计和研究的50多座大型水下隧道,创造了多项全国乃至世界之最,把我国大型水下隧道设计建造技术推上了新高度,培养了一大批擎举铁四院水下隧道“金字招牌”的年轻技术骨干。在他的努力下,铁四院成为我国水下隧道设计业绩最多、领域最广、工法最全的设计企业。

2018年1月,铁四院主持的“高速铁路狮子洋水下隧道工程成套技术”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该项目第一完成人肖明清第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也是他凭借水下隧道技术第二次站上国家最高技术领奖台。

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长10.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世界上行车速度最高、国内最长的水下隧道,被誉为“中国世纪铁路隧道”。2010年9月,在隧道盾构掘进遇阻、盾构技术受到质疑之时,肖明清力排众议,大胆创新,科学研究,化解风险。所开发的“特长盾构隧道地中对接技术”解决了深水、宽海域特长水下隧道的修建难题;所形成的“高速铁路水下盾构法隧道设计关键技术”,创造了盾构机对向施工、在水下60米深处精确对接的世界纪录。

锐意改革、勇于开拓,是肖明清的一贯追求。我国水下隧道建设起步晚,当国际地下空间开发的迅猛进步之时,我国地下隧道,尤其是水下隧道的发展几乎还是空白,没有可以借鉴的案例。正在此时,肖明清勇挑重担,在前辈隧道勘察设计研究成就的基础上,盯住隧道技术的一个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勤奋学习、刻苦专研、虚心求教、潜心创新,探索出了一条立足于我国环境需求的水下隧道研究之路。

武汉长江隧道是首座穿越长江的交通隧道,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它的通车运营,实现了中华民族 “隧穿长江”的梦想,打破了以往大直径盾构只适用于软土地层的局限,开创了我国在复杂条件下修建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先河。在肖明清及团队的努力下,武汉长江隧道破解了5大世界级难题,取得了10余项国家专利,特别是“穿江越城”的先进盾构技术,为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地铁时代”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全长10115米的浏阳河隧道,原先跨越浏阳河设计为桥梁,由于线路与浏阳河的交角小,水利部门坚决不同意架桥方案,被迫改为隧道穿越方案,这是铁路第一次以隧道穿越城区和河流。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业主、施工方都没有把握,肖明清临危受命,在时间紧、任务急的关头,他调动了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和积累,通过周密的勘察调研,在建设、设计、施工等多方的联合攻关下,工程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成为了铁路以隧道方式进入城市的一个创新范例。

工作中,肖明清坚持把“一人做贡献变为一群人做贡献”“把一人引领变为团队进步”。在他的言传身教和悉心指导下,一批批隧道专业技术骨干在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锻炼起来,快步成长,并逐步独当一面。